近日,由中建科工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的无锡大板房项目,迎来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老旧住宅即将焕新“美丽家园”。
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由靖海新村、盛岸一村、中桥二村三个老旧小区组成,建设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户数1401户。
三个老旧小区皆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均为大板结构住房。大板房是一种由预制钢筋混凝土大板拼合组装而成的装配整体式住房,施工周期短,可满足当时的快速城镇化需求。这些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标本,曾是工业时代的骄傲,纤薄的墙体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烟火。
然而,当年引领潮流的建筑,在经历四十多年的风雨冲刷后,普遍出现楼板漏水、墙体开裂、外墙脱落等安全隐患,电梯缺失、停车配套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属地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全面检测评估,排查结果显示,原住宅结构安全性较低,传统的扩建方案或内部改造方案难以实施。
因此,项目采用原拆原建的方式,不新增用地,遵循“原址、原面积、原高度”的“三原”重建原则。同时,为每栋楼预留电梯基坑,优化房型、朝向和居住功能,为每一户配置独立的厨卫设施,切实提升居住品质。项目是无锡首次进行大板房试点改造,也是无锡首个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的住宅项目。
项目团队进场后,仅用8小时就安全、高效完成楼体拆除,获业主高度评价。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对标“好房子”的标准,依托中建科工自主研发的GS-Building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采用“钢框架+预应力叠合板”结构体系进行建造,楼板部件工厂预制率达90%。本次封顶住宅,从拆迁到封顶仅耗时4个月,较传统混凝土结构工序减少50%、工期缩短30%。
为确保改造贴合民心民意,项目团队组建居民联络组,充分听取居民改造诉求。同时,居民可以通过扫描现场二维码或参与“居民接待日”反馈改造诉求。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噪音、采光遮挡等32项焦点问题进行专项答疑,累计妥善处理阳台改造方案调整、施工时段优化等争议事项17项,获得业主表扬信一封,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转变,让老房焕新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
延伸阅读:
深企工厂造“好房子”卖到澳大利亚!为悉尼市首个高层模块化建筑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2024年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十大创新” 会呼吸的混凝土在皖实现规模化应用(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