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装配式建筑学院 >

不以“两提两减”为目标的装配式建筑都是“耍流氓”

不以“两提两减”为目标的装配式建筑都是“耍流氓”

打印 0条评论来源:新营造(ID:gh_a9f82f85518d)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这是继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时隔17年,在国家层面又一次出台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的顶层设计。


业内盼望已久的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春天终于到来,行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在春天来临之际,我们更应“心更热、头脑更清醒”,找到并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的那颗真正“初心”。



其实早在1953年国家就推行了以“标准化设计、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机械化施工”为核心的建筑工业化。


1962年9月9日,一代宗师梁思成更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中指出,“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是我们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基本建设的方向。在“三化”的前提下圆满地处理建筑物的艺术效果的问题,在“千篇一律”中取得“千变万化”,应作为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科学研究的重点中心问题,以期在将来大规模建设中尽可能早日实现建筑工业化。



我国的大板建筑在1980年代按照上述“三化”的要求,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标准图纸,在全国各地建厂超过1000 万平米,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技术的不成熟,尤其是在防水技术、空心楼板的连接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加上80年代改革开放,南方现浇技术的发展及承包制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深刻变迁,大板建筑随之被否定,在倒“洗澡水”的同时将建筑工业化这个“孩子”也倒掉了,从此,我国建筑工业化走向低迷,由轰轰烈烈几乎消失在历史尘嚣中。


直至1999 年,《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发办“72 号文”)出台,才又一次拉开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序幕。


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涉及整个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对其中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有清晰的认知。要确定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的最终发展目标,不改初心,持之以恒,方能促进行业永续发展。


那么,到底何为初心?


1999 年“72 号文”后,上海、深圳等地率先响应。经翻查深圳市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政府文件,最早的一份是2001 年《赴上海市住宅发展局的调研报告》,明确提出“两提两减”,即“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不忘初心”,对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来说,就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节能减排”。从深圳市的实践来看,深圳不仅是这样说的,15 年来,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那么为何“两提两减”才为初心?



24年前,《深圳特区报》通过“猴年新春八评”,原汁原味地发表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创新、改革、发展,也成为深圳这个改革开放试验田坚定不移的特区精神,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过程中,这股精神也贯穿始终。


时至今日,还有相当多的业内人士对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是什么、要干什么、要怎么干”,对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和外延等基本问题,仍存在着诸多误解,以致于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与失误,如结构体系存在缺陷、工程质量低劣、保温系统不完善、成本居高不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造成新的产能过剩等,亟待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不妨再来复习一遍“猴年新春八评”中的思想精髓。


首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才是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同样的道理,搞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建筑质量。“建筑质量差,就不是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如果建筑质量不能提高,不论预制率高低、不论是否工厂化生产、不论是否装配化施工,都不是合格的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


因此,应当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是否有利于提高效率,是否有利于减少人工,是否有利于节能减排”作为我们衡量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准则。凡是符合“四个有利于”的建筑工业化技术,如大模板技术(含钢模、铝模、工程塑料等工业化模板)免模板技术(如欧洲“双皮墙”、叠合楼板、楼承板等)预制钢筋网片技术、免抹灰技术、整体厨卫技术、一体化组合外墙等技术,都值得推广和应用。尊重地方和企业的首创精神,鼓励万众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其次,“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同理,预制和现浇都是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实现手段,预制多一点,还是现浇多一点,并非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本质区别。应该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建筑性能和技术经济分析,“该预制的预制,该现浇的现浇”,淡化预制率的争议,由地方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总而言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坚守“两提两减”目标,不拘形式,不限技术,鼓励创新,百川归海,同源共流,方能达至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的终极指向。


展望2017,憧憬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在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的“春天里”,或许更需要在热潮之下保持冷思考。


太多鲜活的实例早已表明,热潮总是容易伴随着“一哄而上”,在发展经济时特别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就像前些年,由于一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我国钢铁、煤炭和水泥等主要建材的产量均已超过全世界50%,产能严重过剩。发展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集成创新,难度是前所未有的。


需要注意的是,业内一种观点片面认为,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主要就是要建设预制构件厂,特别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的预制构件厂;建筑工业化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预制率高低,导致全国上马了大批的预制构件厂。


而在实施层面,目前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投资一个现代化的预制构件厂,至少人民币一亿元以上。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由于理念、政策、市场、成本、全产业链配套要素,如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吊装、施工等制约,往往缺乏有效需求。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构件厂设计产能是实际有效需求5 倍以上的情况,已经造成了新的产能过剩,这个教训十分深刻。


过去的一年间,由于国家战略高层重视,迎来了久违的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春天,很多地方和企业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大干一番,此种情境下,最容易一哄而上,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除美国外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都很大,出口不振,国内需求也难以提振,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巨大,投资下滑,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有效需求不足。


对建筑工业化企业来说,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应当“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最好的方法还是“深挖洞、广积粮、不冒进”。“深挖洞”是指要多做分析和研究,坚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谋定而后动;“广积粮”,是指多做有经济效益的项目,适当增加现金储备,准备过冬;“不冒进”,是指决策应慎重稳妥,切实做好风险防控。


总之,无论是在“最寒冷的冬天”,还是面对“最温暖的春天”,我们只要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战略部署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设计、生产及施工全方面! 财政评审在新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装配式高层住宅铝模+叠合板一体化支撑施工工法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