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樊 骅 > 国内外混凝土预制件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混凝土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阐述了混凝土预制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关键词:预制件;装配式;住宅产业化
1引言
住宅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混凝土预制技术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途径之一。通过混凝土预制技术实现住宅建筑的高效率、高品质、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早在1891年,巴黎Ed.Coigent公司就利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建造了Biarritz的俱乐部。迄今为止,混凝土预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已有110余年,预制混凝土结构在美国、德国、瑞典、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应用相当广泛,在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国外混凝土预制件的发展历程
国外混凝土预制件与钢筋混凝土几乎同时起步,而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混凝土预制件制造在半个世纪前才得到真正发展,预制件真正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一阶段(1945年~1960年):战争的破坏、城市化发展以及难民和无家可归者的涌入使得欧洲国家住宅极度短缺,这为混凝土预制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这一时期,法国、丹麦等西欧国家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大板住宅建筑体系,如Cauus体系、Larsena&Nielsen体系等等。这种体系可采用框架体系和非框架体系,主体结构构件有混凝土预制楼板和墙板。大板住宅建筑体系在德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德国一四层的染料厂,采用板式结构,用T型板组装而成,墙板、楼板的宽度均为1.5m,楼板跨度为15m。
在美国、日本以及北欧国家出现了预制盒子结构。这种盒子结构是六面体预制件,即把一个房间连同设备装修等,按照定型模式,在工厂中依照盒子形式完全制作好,然后在现场吊装完毕。按照建筑构造,可分为骨架结构盒子、薄壁盒子。
第二阶段(1960年~1973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欧美人对住宅舒适度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通货膨胀致使房地产领域的资金抽逃,专业工人的短缺进一步促进了建筑构件的机械化生产,这也直接成就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突破。
这一时期,除住宅建设外,中小学校以及大学的广泛建设,使得柱子、支撑以及大跨度的楼板(7.2米/8.4米)在框架结构体系的运用中逐渐成熟。工业厂房以及体育场馆的建设使得预制柱、预应力I型桁架、桁条和棚顶得到了应用。
第三阶段(1973年后):住宅建设在欧美市场遭遇了严重的危机,建筑领域飞速发展的光辉不在。这一方面要归结于建筑市场的饱和,另一方面要归咎于当时的高利率,这直接导致了多户住宅建设的停滞。
当时中东石油出口国建筑市场的需求给欧洲建筑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喘息机会。大量的住宅、学校以及政府办公楼的建设为中东地区预制件建筑开辟了新纪元。但是好景不长,三次石油危机再一次打乱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步伐。
当时的预制件厂大都经历了产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或关门的阵痛。这也给整个行业提供了一次思考预制件未来的绝好机会。在这个时间阶段,约在80年代,一些企业和院校,比如德国的FILIGRAN 公司发明了钢筋桁架式的叠合楼板。钢筋桁架式的叠合楼板的性能和特征结合了新的时代特点,完美的结合了全预制和现浇两者的优点,使得其在住宅和公建中得到大量的推广,尤其是在欧洲地区。之后,日本企业相继引入该系统,使得钢筋桁架式的叠合楼板从80年代开始至今在日本仍被广泛应用。
延伸阅读:
去瑞典考察,才发现PC和木结构竟然可以这样混搭! 拥抱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外围护 | 坚固耐久、经济和智能的混凝土预制外墙(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