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历史 > 加气混凝土墙板国内外发展史

加气混凝土墙板国内外发展史

多孔混凝土主要有泡沫混凝土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简称加气混凝土),它们都是建造房屋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耐热和容量轻等优点,常用作地面、屋顶和墙体的保温隔热材料。加气混凝土中还可以配入钢筋,作承重的楼板和屋面板结构,其强度要超过泡沫混凝土,也因此其用途更加广泛。


第一部分

国外发展简述


1889年,一个叫霍夫曼(Hofman)的捷克人最先取得了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J·A·Eriksson)以铝粉为发气剂(类似于发酵粉)制造出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加气混凝土,并于1929年在瑞典建成世界首座加气混凝土厂。随后,加气混凝土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瑞典形成了“伊通(Ytong)”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工厂。如今,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更是早已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


第二部分

国内发展历史


1.我国开始重视对加气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1958年,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1962年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北京有关单位研究并试制了加气混凝土制品。并很快在北京市硅酸盐制品厂(北京加气混凝土二厂前身)和贵阳灰砂砖厂半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


1965年引进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专利技术和全套装备,年设计能力13.5万立方米,在北京北郊清河镇建成我国第一家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标志着我国加气混凝土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2.加气混凝土拼装大板的广泛应用及技术规程的制定


70年代中期,北京在厂桥、东大桥、安定门、西二环路和双井等处兴建一批9-14层的高层住宅,约12万平方米。这些高层住宅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内外填充墙都是以加气混凝土条板为材料,外墙一般采用200㎜的条板,内隔墙一般采用厚100㎜的条板,分户墙则用双层条板。


最初,加气混凝土条板是在现场拼装成整间大板,随着拼装大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气混凝土厂便建立了拼装大板生产线,还配置专门的拼装大板运输车,进一步促进了拼装大板的应用。应用量最大的工程,则是1994年建成的西坝河国际展览中心,25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工程,其外挂墙板全部采用了加气混凝土工厂拼装大板。


到80年代末,加气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在北京的各类建筑,特别是框架结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上述加气混凝土板结构建筑的调研,实践证明加气混凝土建筑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耐候性。


同时,北京市住建委组织行业单位,经过数年的努力,调查了近10万平方米加气混凝土建筑的使用情况,于1984年编制发布了我国第一部《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7--84,对各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的设计、施工、构造、装饰及工程质量验收均作出了规定,对加气混凝土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何雯丽)



分享到: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