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广东 >

深圳智能建造连续两年获住建部通报表扬 28项创新入选全国可复制经验清单

深圳智能建造连续两年获住建部通报表扬 28项创新入选全国可复制经验清单

2025年04月25日

打印来源:深圳新闻网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了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4年度工作情况,对深圳等8个试点城市着力构建发展智能建造的政策和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和细分领域科技企业集聚发展,涌现出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这是深圳智能建造试点工作连续第二年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表扬。


作为全国智能建造24个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界融合,全面落实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建立促进智能建造发展的政策体系,系统谋划产业布局,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智能建造深圳模式。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实践,深圳累计有28条创新举措纳入全国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2022年,深圳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将智能建造融入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以及行业发展,做到同频共振、同步共进。


深圳市先后出台《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发展智能建造作为塑造建设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将数字设计、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等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快产业培育。


为加快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深圳市将试点项目的落地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精品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智能建造不同技术路径的探索和创新。


国内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龙华区华章新筑保障房项目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全国第一快高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国第一个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模块化建筑项目。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模块化建筑项目共有63个,通过模块化集成技术将近80%的传统施工现场作业集成到工厂内完成,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位于坪山区的沙湖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是深圳首个建筑机器人系统化综合运用项目,共使用18款智能建造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施工,其中包括地面整平机器人等8款大面应用机器人、腻子打磨机器人等9款点状应用机器人和1款高空外墙喷涂专用机器人。目前,全市有49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应用建筑机器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大幅提升施工效率,提升建造品质。


已经入夏的深圳,昨日气温高达31℃,在深圳湾超级总部C塔超百米的高空施工作业层,施工人员正挥汗如雨,加快施工进展。作为深圳首批智能建造试点,该项目应用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可在高空提供工厂化作业环境及全天候作业条件,满足多工种流水作业,实现以空间换时间的高效立体化施工,施工效率较传统爬模施工可提高30%。目前,全市已有8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采用施工装备集成平台,通过集成布料机、自动喷淋等大量的设备设施,实现钢筋绑扎、模板安拆、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传统施工工序同步进行,为现场提供类工厂化作业环境。


深圳智能建造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建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6个;智能建造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累计113个;去年发布全市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36项,其中有8项列入住建部典型案例,21项列入广东省住建厅典型案例。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从技术、项目、产业、管理、人才、政策等六大方面持续推动各项试点任务。同时,全面总结评估三年试点工作和各项智能建造技术的实施效益,科学谋划深圳智能建造未来发展目标和举措,推动我市智能建造从试点走向示范。



延伸阅读:

住宅建造新规范五月起施行,“一体化建造”打造好房子标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赋能智能建造 深圳重点工程“黑科技”满满 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调研香港简约公屋项目新型建造技术应用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关键词: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