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建筑面积约55万㎡,是包含商业、酒店、办公和住宅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本项目是集商业、酒店、办公和住宅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该酒店制冷机房设备种类数量多,管线复杂,设备安装就位高空作业较多,且受空间等条件限制,现场加工现场安装效率低下,导致施工工期进度缓慢,且现场加工作业会导致声光污染严重。
该项目采用了循环泵组模块化、预制管排整体提升、组合式支吊架系统高等先进的装配技术,其中在该项目的酒店制冷机房采用了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BIDA一体化”施工工艺。该机房总面积约578㎡,共6台制冷机组、20台循环泵、2台板式换热器、14台水处理设备,在施工中,将20台循环泵整合为8个装配模块,与土建专业并行施工,在预制加工完成后,仅用40小时即完成所有装配。
二、BIM应用
1、“BIDA一体化”施工五项核心技术应用
在模块化装配式制冷机房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应用到了五项核心技术,分别是:循环泵组模块化技术、栈桥式轨道移动技术、组合式管排整体提升技术、组合式支吊架技术和天车系统。
循环泵组模块化技术基于BIM模型的高精度、可视化的特点,将水泵、阀部件和管道整合为一体,形成循环泵组装配模块和预制管组装配模块,具有装配高效、装配误差少和提高工期的优势,与传统预制方式相比,误差产生率可减少85%。
栈桥式轨道移动技术,在运输就位前,依托BIM技术对整个环节进行运输方案模拟,确保一次就位方案的可实施性,通过可拆卸可周转的栈桥式轨道进行设备就位,可大大减少型钢用量,且栈桥轨道可百分百周转。
采用预制管排整体提升技术,可对成排或者密集预制管道,联合预制支吊架进行地面拼装,整体提升作业,将高空作业施工安全隐患减少90%,极大的保障了机房的施工安全。
2、施工准备
前期收集机房内设备样本资料,根据厂家提供的产品样本对机房内的机械设备、阀部件等进行1:1毫米级真实产品族群的建立,并不断积累扩充成企业级装配式机房的标准族库。
3、BIM模型深化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图纸、业主及设计院确认后的优化建议,以及施工验收规范,同时考虑设备选型样本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BIM深化设计及管线优化布置。根据机房内的管道综合布置情况,考虑预制加工成品管组运输、就位、安装等限制条件,结合管道材质、连接方式等,对优化后的机房综合管线进行合理的分段及预制模块的分组,基于BIM模型的高精度、可视化特点,将水泵、阀部件、管道、支吊架进行一体化整合设计,形成循环泵组装配单元和预制管组装配单元。
装配单元分组划分因素:循环水泵的选型、数量、系统分类等;机房内的综合布置情况;装配单元的运输、吊装就位、安装条件等限制因素。
4、出具预制加工、施工详图
在管道分段方案确定后,根据管道实际尺寸、安装位置、支吊架设置情况,直接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综合布置图、分段预制管组、预制模块及预制支吊架的加工详图的绘制导出。本项目制冷机房预制施工图纸共计35张。
5、工厂预制加工
根据高精度的BIM模型导出的分段预制加工图,在预制工厂进行流水化数控加工。同时,项目组对管段预制厂家技术负责人及现场预制工人进行预制交底,确保管段预制尺寸准确度。
6、物流化配送
利用BIM技术,进行预制构件的装车运输模拟分析,充分利用运输车的空间,最大限度提升运输效率。
7、现场装配
现场装配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合理确定预制管段的装配顺序,并编制《BIM+模块化装配式制冷机房机电施工专项方案》,对现场操作工人进行三维技术交底。
三、总结
“BIDA一体化”施工全程采用BIM技术主导设备机房的深化设计、管线优化、组织排水、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具有工期快、安全高、环保好、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基于BIM+模块化装配式设备机房的施工工艺,真正实现了机电设备机房施工的BIM化、预制化、物流化、集成化,必将在机电安装行业掀起一场“绿色化”工艺革新。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项目上常见、实用的BIM技术交底应用! BIM技术如何优化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流程?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