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第十届BIM技术应用大赛中,由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申报的“浦东机场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BIM技术综合运用”获得了BIM技术综合应用类一等奖。
浦东机场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地下工程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基坑总面积约34.1万平方米,挖深最深约36.69米。项目部依托BIM与信息化技术,从建设的全过程,探索出了一条地下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新模式,包括基于BIM的混凝土物料管理、基于数字工序的质量管理、基于多维度物联网的基坑安全综合信息化管控等,为超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自桩基围护工程至基坑开挖工程以来,总承包项目部坚持数字化发展与自身管理要素深度融合,共策划、研发了安全、质量、技术、工程、合约、综合等6大模块40项信息化应用,并投入实际使用,形成了具有“总承包、总集成”管理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1
以工序管控为核心
提升全部位质量管控能级
针对浦东机场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在桩基围护阶段近20000根灌注桩、1000幅地下连续墙带来的工序验收繁杂、过程资料难整理等问题,项目部自主研发标准化施工工序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参数。
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工序验收节点,实时把现场各类验收信息,通过平台内工程BIM模型所匹配的位置上传,平台统一整合并汇总,形成工程数字化模型。
每一道工序验收信息都是可追溯的,传统建设工程的验收程序实现了规范化、数字化。系统还能够汇总各类验收信息,并展示工程实时形象进度。在此基础上,目前,工序管理继续延伸到土建结构、钢结构、安装等环节,形成工程质量管理大数据,为进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以智能调度为目标
创新全流程物料管理新模式
为实现项目混凝土物料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项目部开发了一套混凝土物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基于BIM模型自动创建下料台账、线上下料发料、扫码签收/转料/退车混凝土、后台数据多维度统计等。
平台基于工程BIM模型,根据用料部位,智能化计算物料需求量并自动生成下料台账。现场管理人员利用平台下料台账,可一键下料,料单被自动发送至材料供应方。平台发料同时,自动生成小票,随车发送,混凝土搅拌车顶灯自动集成料单信息,使运输物料信息可视化。
施工员通过平台料单扫描小票二维码,当编号、砼强度、坍落度、运输时间等全部匹配,就能成功签收,允许浇筑扫码签收完成闭环管理。物料从生产到现场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化,为大体量的物料供应提供了信息基础保障。
自混凝土物料实现信息化管理以来,现场材料管理人员的下料流程得到了简化,下料数据的精确度也提升了,从源头上确保了现场桩基混凝土不会打错。同时,首次实现了施工总包单位与材料供应单位全过程数字化的混凝土供应流程,延伸了总承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半径。
3
以实名管理为基础
开启劳务管理新篇章
项目积极响应总承包部智慧云教育平台,确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安全意识,全员参与线上安全教育,提升务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累计积分75000多分。工人凭积分就可以在机场建设者小镇兑换消费券。
同时,项目基于劳务实名制信息库,进一步挖掘人员实名信息的管理方式,对现场务工人员实施“二维码帽贴”准入制度,把包含历史奖惩记录在内的劳务人员信息跨项目数据共享,以交底扫码、现场巡检、AI识别等多渠道动态校核现场考勤记录。
4
以隐患管理为抓手
保障群坑开挖安全可控
群坑开挖阶段,项目部建立信息化指挥中心,把全场监控数据、基坑监测数据、塔吊智能化监测数据、现场劳力数据、单兵作战巡视数据等全部接入指挥中心,由总承包及事业部24小时值班人员把各类数据的自动预警实时反馈给现场各区域负责人,防患于未然。
为保障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项目部在各基坑入口以及各层支撑内设立巡检打卡点,各打卡点组成一条规定的巡视路径,由值班人员扫码打卡巡检,一旦有基坑隐患就能被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5
以设备管理为载体
构建数字化工地运行机制
项目部高度重视大型设备综合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设备带病进场、设备带病作业”重大安全隐患。
以电箱管理为例,项目规范临时用电各环节,实现电箱线上的进场审批、四方验收、二维码巡检、报失报修等功能,形成链路式的“一箱一码”临电管理体系。做到临电调整、验收高效率,日常维护、维修管理动态化,设备信息可实时追溯,确保临电管理各环节标准化,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成效。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项目上常见、实用的BIM技术交底应用! BIM技术如何优化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流程?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