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智能建造 - 最新资讯 >

以“智”提“质” 两江新区巧用“三板斧”培育智能建造生态

以“智”提“质” 两江新区巧用“三板斧”培育智能建造生态

打印 0条评论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从住宅、学校、医院等民生工程,到公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建筑业在两江新区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下,“人工智能+”正全面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两江新区建筑业如何抢抓机遇,推动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记者了解到,两江新区建设局立足区域资源优势,聚焦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AI大模型、模块化工业化装修等三大领域,通过政策引领、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为新区打造现代化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以科技赋能建筑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两江新区建设局以“顶层设计+场景应用”双轮驱动,通过对新区智能建造机器人产业进行全面摸排,结合两江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方向,率先启动《两江新区智能建造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和《关于促进智能建造机器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拓展智能建造应用场景。


在此背景下,两江新区整合龙头企业资源,依托远海现代产业示范园,通过重点引进重庆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重庆脑回路智能科技公司,联合打造重庆市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产业中心。


该中心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14.28万平米,涵盖智能建造机器人、绿色新型建材、数字孪生等企业的孵化、产品研发、销售、租赁、测评、生产及产业工人培训全链条服务,打造“研发-制造-应用”闭环生态。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专业建筑机器人实训基地,预计5月份正式开班,年培训能力超2000人次。


与此同时,中建三局(重庆)城建有限公司率先在高空领域破局,自主研发“空中造楼机”“廻转塔机”“单塔多笼循环施工电梯”“高精度移动式测量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系统,并在两江新区中医院迁建项目等广泛应用,打造行业智能建造典范。


走进两江新区中医院迁建项目建设现场,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全面应用,不用爬上塔吊也能开塔机;得益于智能操控施工电梯施工安全技术,施工电梯也能无人值守......众多智能装备“全面加持”,创新专利技术“全面应用”,项目整体施工工期预计缩短上百天,形成一套可全面推广的智能装备“组合拳”方案。


同时,两江新区中医院迁建项目建成全过程数字指挥中心,集成全景监控、单兵巡检、远程会商等功能,语音集群调度系统支持跨层级指挥,实现低延时远程协同。这种数字化管理手段与建筑机器人现场作业的结合,实现了两江新区智能建造的“软硬结合”,让每一个环节都更加高效、精准。


通过政策引导与项目示范,两江新区鼓励施工企业采用智能装备,同时培育本地智能建造产业,形成了“应用带动研发、研发促进应用”的螺旋上升良性循环。


AI大模型——头雁领航与小微孵化并进,激活创新活力


在两江新区智能建造的创新实践中,AI大模型可以对建筑项目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正扮演着重要的“大脑”角色。在该领域,两江新区同样成绩斐然,呈现出头雁领航与小微孵化并进的良好态势。


作为两江新区设计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棪创科技-林同棪国际(中国)依托“AI创新中心”“重庆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等平台,聚焦智能设计、工程管理、城市智慧运营等领域,推动BIM技术与AI大模型融合应用,打造数智监管、数智桥梁、数智管廊等有重庆辨识度的AI解决方案,构建AI技术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助力传统设计咨询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据介绍,作为重庆市建筑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创新中心的设立单位,棪创科技旗下同炎数智在“传统业务+数智化”的模式变革上已经形成了数智策划、数智全咨、数智运维三大标志性服务内容。


其中,在数智全咨领域,同炎数智聚焦重点区域、一线城市和重大项目,已经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型项目数智全咨集成服务专家,截至目前,服务项目已超百个,数智化集成率超过90%。例如,在某园区项目中,公司依托“i瞰建”平台将数智全咨的管理从线下管理迁移至线上,通过BIM模型关联上百个工程管理流程,实现“算清楚、看清楚、管清楚”的精细化管理,累计节省投资约1.61亿元。


在数智运维领域,其依托“一次建设、两个项目”的底层逻辑,围绕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底座,集成所模态的物联网设备,构建AI+运营策略算法,形成了超过100种的算法超市,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无人化、低碳化的运维服务和产品,节约能耗超过15%,节约运维管理成本超过20%,助力运营效率提升25%以上,碳排放降低30%以上。同时,企业将数智运维的中国方案输出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并完成了国际市场数智化业务从0到1的突破。


两江新区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的背景下,数字设计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萌发,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两江新区培育的本土AI企业——次元空间(建筑学长)表现尤为亮眼:其自主研发的建筑学长AI创作平台、AI室内设计大师、AI建筑设计大师,免抠图片网等多款产品深受高校师生、设计师们的喜爱和使用,其中建筑学长AI创作平台网站(www.jianzhuxuezhang.com),已获注册用户量70万人,在国内建筑AI市场占有率第一。


传统的建筑室内设计流程是设计师先手绘草图,然后生成CAD图纸,再去进行精细化的建模,最后调参数做渲染,经过繁琐的程序后才呈现最终的方案效果图。


而在建筑学长AI创作平台,只需在屏幕上画出一座普通大楼的草图,然后点击生成按钮,一分钟不到,一张高清的初步效果图就会呈现在面前;同时,设计师也可以用手机拍一张未装修的建筑或室内照片,输入想要的设计风格的关键词,便能在瞬间生成数十张高清精美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效果图。


从建筑智能化顶层规划设计,再到运营维护的全流程......AI大模型正有机融入建筑业,打造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新引擎。


模块化工业化装修——以“好房子”标准引领行业革新


工业化模块化装修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旨在通过预制组件来简化建筑过程,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现场作业。


今年初,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科创中心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中心计划建设绿色建筑展厅、绿色建筑研究室、智能建造研究室、低碳城市工作室等,展示科普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等内容,基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开展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


扎根两江协同创新区,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重庆科创中心将聚焦“建筑体系+预制构件”“双碳+建筑工业化”的研发,通过产研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围绕住建部“好房子”建设目标,两江新区建设局还引进工业化装修头部企业浙江亚厦集团,聚焦装配式装修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工业化生产、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建筑品质、降低资源能源、减少施工干扰,推动建筑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促进建筑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带动装修行业建材研发、智能装备、物流运输、数字化设计等配套向工业化、数字化跃升。


在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项目建设中,该项目借助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提前对322个机房设备按1:1比例提前建模排布,在现场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就能实时对照工程实体,指导施工建设;还采用了装配式模块安装,对风管、隔声墙、水泵等都进行工厂预制加工,现场直接组装,既提升了对现场施工精度的把控,又降低现场污染,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推动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智能建造产业更高水平发展,不断探索建设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新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两江建造”,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延伸阅读: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赋能智能建造 深圳重点工程“黑科技”满满 董梁高速沈海至新泰段“数字高速”、隧道智能建造取得新进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赋能智能建造 深圳重点工程“黑科技”满满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