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张 桦 > 从建造到制造——上海工业化住宅技术路线研究
6月25日,2013上海建筑工业化技术论坛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成功举行。上海现代建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桦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从建造到制造——上海工业化住宅技术路线研究》的主题演讲。
一开场,张总分别从建造形式、建造材料、方法维度、技术角度、政策角度和生产方式等角度阐释了装配式住宅、PC预制混凝土住宅、模块化建筑、工业化住宅、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等经常被大家提及的概念。认为这么多的概念一方面表明了国内对住宅产业化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业内还普遍存在着对住宅产业化本质的理解还不够清晰,比如“住宅产业化=预制装配率”的局限性理解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接下来,张总总结了美国建筑业和制造业在非增值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分析了美国建筑业信息化的驱动力和目标。到2020年,美国以BIM为核心的建筑业信息化工作目标每年要节约2000亿美元。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市的住宅产业化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试点推广期(2011-2013),到2013年度的目标项目面积要达到150万平米,预制装配率达15%以上;面上推广期(2014-2015),2015年逐步实现新建公租房和内环线新建住宅全面推进装配整体式,预制装配率达30%以上。
在“十二五”这两阶段工作目标的大背景下,建立适合上海地区特点工业化住宅体系势在必行。2011-2013年,现代集团依托自身科研和行业资源,在上海市建委、科委申请立项,组织研发团队,开展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研究,对国内外工业化住宅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调研,针对国内工业化住宅体系类型和不同结构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详细的对比分析。
国内目前的工业化住宅技术“设计-制造-施工”体系中,施工技术占比重最大,设计最小。然而,设计参与全过程“制造”工业化住宅体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设计、制造和施工势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张总提出,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技术应具备社会化、市场化、工厂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包括生产流水线技术、信息化技术、集成化技术和部品构件连接技术。所谓社会化,就是链接上下游模块、补品配件制作采用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市场化就是在统一的标准下,补品配件采购采用市场化商品模式;工厂化要引进工厂制造,补品配件生产采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技术;标准化意味着部品构件实现模块化、连接件、钢筋套筒等实现标准化设计。
作者
延伸阅读:
张桦:建筑工业化的未来技术发展(内含采访视频) 工业化建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集团型设计企业BIM发展趋势与展望(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