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李正茂 > 新常态下合肥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新转变
摘要:当前,合肥市建筑业进入了新常态发展时期,建筑产业化已成为合肥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文章概述了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指出在新常态下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合肥市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带来新的转变。
关键词:新常态、建筑产业化、合肥、新转变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发展的热词,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1]。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传统建筑行业面临着新形势,当前建筑市场投资领域的新变化、生产方式的新转变、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制约以及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都呼吁传统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2]。而建筑产业化所具有的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建造模式是新常态下建筑业由传统粗放型生产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型生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唯一方向,是建筑业适应新常态下的最佳发展方式。
一、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
随着建筑产业化在全国各地的兴起,合肥市也加快了建筑产业化发展步伐,提出实现建筑产业化千亿元产值的目标,积极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引进产业化龙头业,扩大产业集群,并出台 《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强化政府对建筑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德国西伟德、宝业集团、远大住工、宇辉建设集团、中建国际投资、安徽亚坤集团等国内外建筑产业化龙头企业陆续落户合肥,形成了涵盖装配式建筑结构构配件、设备部品部件、建筑机电、节能建材等产业制造基地,混凝土预制构件总产能达到500万平方米。合肥市建筑产业化项目规模迅速增大,试点项目建设量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底已有天门湖公租房、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站区平板显示基地公租房、滨河小区、滨湖桂园、包河区兰州路公租房、蜀山产业园公租房等建筑产业化项目,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
通过多年努力,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筑产业化成为合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建设量和配套产能均位居全国前列。2014 年 5 月合肥市被正式列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建筑产业化工作“起步快、做法实、效果好、后劲足”的特色,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和全行业的广泛关注。
二、新常态下合肥建筑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合肥市建筑产业化规模在持续扩大,产业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但是在新常态下合肥市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建筑产业化项目以预制结构构件的现场组装为主要工序,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装配式结构施工安装偏差要求精确到毫米级,以及构配件安装工序的统筹安排对于现场的施工管理能力要求更为苛刻。合肥市建筑产业化项目目前均由预制构配件生产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负责现场的施工安装,生产企业虽然能以严格的制造流程控制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构配件产品的精度和供货速度,但其配备的现场技术人员由于缺少施工经验,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于施工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较弱,劳务人员管理不到位,机械、设备的统筹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目前合肥市建筑产业化项目建设过程所发现的问题也往往集中在这几方面: 预制混凝土构件起吊、安放、灌浆等工序控制不严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劳务人员违反操作规定造成的质量瑕疵较为突出,因施工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施工进度滞后情况时有发生。
2.从事建筑产业化技术人员缺乏
首先是技术研发人员的缺乏。合肥市建筑产业化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尚未成熟,相关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体系和图集还不完善,存在结构节点构造、电气配置、部品安装等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进度缓慢,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研究。而目前合肥市从事建筑产业化的技术人员大部分由生产制造、现场施工人员组成,研发人员数量不足造成建筑产业化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滞后,阻碍了建筑产业化的技术进步。
其次是建筑产业化工人的缺乏。在新常态下,建筑业逐渐开始向建筑产业化方向发展,合肥市从事建筑产业化生产和施工的企业越来越多,项目建设量也逐年增大,急需要大量既懂建筑产业化技术又会实际操作的产业工人。在缺少相应培训机制的情况下,合肥市目前建筑产业化工人缺口相当大,无论是工厂流水线工人还是施工现场安装工人均明显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建筑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新常态下合肥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如何解决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使之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成为当前合肥市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于合肥市建筑产业化一线,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探讨新常态下合肥市建筑产业化的新转变。
1 . 引导企业强强联手,促进产业升级
目前合肥市的施工总承包龙头企业与预制构配件生产企业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掌握着不同的资源,各具优势。前者在现场施工方面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完善的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方法,施工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劳务人员现场操作能力较强,在项目资金和人力保障方面实力雄厚;后者具有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规模化生产的成品质量高、成本低,拥有专业化设计团队,对于技术体系的研究更有诉求,企业注重不断完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两者联合将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依托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综合实力可以在项目组织中获得优势,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项目控制能力能确保建筑产业化项目现场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依托生产企业的制造优势, 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高质量的构配件产品,规模化采购降低建设成本,并通过生产企业的技术研究,完善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建筑产业化施工工法,提高施工效率,改变传统企业粗放型、高能耗的建设方式,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合肥市已有施工总承包企业和预制构配件生产企业开展合作,长沙远大安徽分公司与中建一局、安徽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与安徽建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项目建设、施工管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合肥市应出台政策促进预制构配件生产企业与传统施工总承包企业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使之成为新常态下合肥市建筑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普遍模式。
2. 推动校企联合,培育建筑产业化专业人才
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实现建筑产业化,并使其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关键要素。作为我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丰富的教学和培训资源,鼓励建筑产业化企业与大专院校开展合作,有效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优势,创新建筑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模式。
首先是培育产业工人。建筑产业化给建筑业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解放了建筑工人,建筑工人不再是工地上的临时劳务工,而是企业长期聘用的产业工人,新常态下劳务成本高涨,重劳动力工人日益减少,产业工人的专业化培训和人力资源储备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展校企联合,依托学校教育打好理论基础,企业提供实践操作条件,专业培训高素质产业工人,建立新型建筑业劳务培养基地,不仅能在企业迅速形成生产力,还能同时解决学校就业压力。
其次是培育研发队伍。通过学校的教育资源能培育一批具有建筑产业化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与企业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转化,有利于提高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效率, 推动合肥市建筑产业化的技术进步。 目前合肥市已有西伟德宝业公司与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与安徽建工技师学院等开展了校企合作, 合作内容包括学生实习、 专业培训、 技术研发等, 校企合作已为合肥市建筑产业化输送一批专业人才, 并形成了多项结构抗震试验、 技术改进应用成果,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合肥市建筑产业化产业工人和研发力量的不足。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全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是新常态下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四、结语
2015年国家经济全面转向“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作为传统行业的建筑业,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化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不断创新发展机制模式,积极推进合肥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和解决新常态下建筑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工作。笔者认为坚持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开展强强联合,推动校企联合,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源再配置,形成新常态下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必将打破当前制约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提高科技研发实力,保持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加快实现合肥市建筑产业化上千亿规模新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俊荣,吴秋余.新常态 新在哪?[N].人民日报 , 2014-08-04(01)
[2]中国建设报.创新建筑业发展方式 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EB/OL].2015-01-16/2015-01-24
住宅产业化民间智库群:147874495
工业化建筑设计师群:138517101
工业化建筑学生群:199516367
(注:以实名和单位名申请)
延伸阅读:
李正茂:合肥市经开区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经验介绍 李正茂:合肥走出一条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路子 推广和应用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体系, 走创新型住宅产业化发展道路(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