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杨 榕 > 杨榕: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

杨榕: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

2015年02月04日

打印专业人士:杨 榕   来源: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

在2013中国房地产业转型与住宅产业现代化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趋势交流会上的讲话

我们国家现在所面临的什么样的形势,它的现实意义和将来怎么去发展,我想从我们工作的角度,从具体的角度跟大家做一些探讨。


一个我国城镇化率的快速发展,前年超过了50%,现在逐年差不多以一个百分点速度提升。再一个建筑面积,还有一个建筑能耗,这几个方面反映了,实际上目前我国还是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也是为什么十八大把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作为未来若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和任务。


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当中,反映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但是同时也对资源环境和增长方式产生了巨大压力。这里所带来的压力,大家知道,能耗大也好、资源的短缺也好、污染的严重也好、增长方式粗放等这些问题都是城镇化过程当中,由于我们发展质量不高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在这样基础上,建设部大力推行相关工作,目前我们中心是去年两个中心合并而来,原来的建设部科技促进发展中心和住宅产业化中心,科技促进中心推绿色节能和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就是住宅建筑产业化,与我们转型发展都有密切关系。


现在不得不说一个事情,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近两年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事情,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了一个一号文件,文件里提到截止2012年底,我们大概700多项,但是到今年的上半年我们达到了一千项,整个绿色建筑面积仅仅过去这几年发展就超过了1亿平方米,是推动建设行业发展过程当中促转型重要的措施和途径之一。

绿色建筑在发展过程当中是用标识来引导,过去我们通常是设计阶段,依据施工图给一个标识,竣工验收,运行一年以后我们给一个运行标识,为什么在过程当中我打了个问号?在从设计到最终交付使用投入运营过程当中,绿色建筑的实施建造过程,在过去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当中没有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几乎不知道或者我们几乎没有要求绿色建筑是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造出来,因为绿色建筑是要引导全过程的建设,这个事情就跟今天我们这个主题密切关联。


我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一个不是通过绿色方式建造出来的建筑,它是不是真绿或者是不是全绿,这个东西是值得思考的。所以在今年的马上就要颁布的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当中,专门增加了一项就是施工方面的内容,强化了绿色施工,也强化了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装配化的装配率在这个方面的要求,有意识得把施工建筑中的要求在建筑绿色发展过程当中进行了强化,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需要通过建造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一些彻底的转变才能改变过去传统的粗放的施工方式、施工建造方式,所以这个也是我今天要特别讲的主题。


为什么说粗放?这里有几张图,大家一看就能理解。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资源对环境破坏和影响,施工的安全、工人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以至于我们施工对于大气污染,特别是PM2.5这方面的贡献,为什么把PM2.5放在中间,因为大家目前都非常关注用建筑产业化方式来改变现有的施工作业方式,降低施工作业过程对大气污染。所以方方面面粗放式的表现和现实,其实都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生产方式。


这个就跟我们提到建筑产业化和产业工业化有密切的关联影响,我们要改变的是建筑的建造,改变是生产方式,影响它的主要是什么呢?我想是这六个方面。劳动力、技术,这是本质,对任何生产过程都是有影响,同时生产过程还要影响它的,或者它也要去影响包括质量和效益,资源和环境。


要从质量和效率这是我们十八大提出转型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就是把我们转型的主要任务要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第二个,“十八大”还提出新的任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资源和环境。所以我们建筑,改变建造方式,实际上跟我们“十八大”要求是密切相关的一项任务,所以不要简单看这个事情。


为什么把劳动力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如果说技术,你说中国今天什么复杂的工程我们建造不了?无论是高层的建筑、无论是在高原上的青藏铁路,无论是三峡大坝,我们技术都能解决,技术不是我们绝对的瓶颈。如果技术不是,那么劳动力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影响我们能不能改变建造方式的关键因素。这个就要看它的一些客观发展规律。


有一个数字,大家应该关注一下,我们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世界第一劳动力的大国,但是2012年,我们国家第一次劳动人口下降,而老龄人口不断上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劳动力的供给在面临问题。当劳动力供给面临问题的时候,逼迫着一些生产方式必然的要发生相应的转变,这是一条规律,是一条没法跨越的经济规律。为什么这两年很多专家学者议论人口红利,拐点问题,什么是拐点?就是刘易斯拐点,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当时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找适合生产方式的劳动力可能都找不到,我们今天很多的施工企业,甚至房地产开发商在去找施工企业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几个施工企业的老板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讲,我们现在施工工地4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大多数,40岁以下比例很低。40岁以下的劳动力很不稳定,不愿意干这个事情,就说农民工的二代,我们叫农二代,还愿不愿意从事他们父辈们曾经从事的工作,随着整个社会发展转型,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这个事情,我们是一个劳动高度密集,特别是初级劳动力高度密集的行业,那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不转型,客观规律发展的过程也逼迫你最后要选择走上这条道路,不然的话就可能被淘汰。


所以这一种规律还不是你愿不愿意干的事,可能到时候你不想干,你也得想办法往这方面去转。去年我看富士康有一个新闻,也是劳动密集型,他那个劳动密集型要求生产力的素质要高一些,准备订购一万个机器人来代替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相应不足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的大国,但是我们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其实已经很现实,不然的话,大家不会在这两年一到春节前后很多工程项目就遇到农民工荒的问题,所以这里头多讲两点,我们要客观地认识我们为什么要转型现实问题。


这是一个生产方式要转变的问题,劳动力技术水平影响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你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对于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甚至是相互影响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就是我觉得今天要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所以意义就要从这个方面讲起。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现代化?齐部长提出来说深入研究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中国人还是比较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两年我们不断汲取营养,住宅产业化也不是我们发明的,也是一个舶来的名词,他在一个角度在解释一个事情,如果从国民经济分类来讲,工业和建筑业是不同两个门类,所以要把建筑业叫工业化,大家觉得分类该怎么办?我提出个命题大家都去研究。客观地讲是怎么样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去改造传统的建筑业的生产方式,我们可以把建筑工业化理解成这样,建筑本身的产生的过程和工业品的生产过程,别看有工业化三个字,仍然是不同,不同就在于工业生产是标准的工艺,生产的标准形成了一个最后完成符合标准化的产品,但是每栋建筑再用工业化的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用一个图纸,也没有一栋建筑是完全相同的,大家去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就是工业生产和建筑生产。


第二,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可以广泛流动,建筑是固化的,是没法流动,这是它两个最大区别,所以建筑的管理是任何一个国家以全过程管理来进行,而工业品的管理,我们往往是以最终质量控制为控制方式。


我说现在权且用这个概念,我个人理解,就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业的设计、配套生产、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促进集约集成,实现建筑建造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建筑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这叫工业化。昨天刘部长讲话的时候,因为最早的六化也是刘部长提出来,我这里是五化,我觉得这五化是它的典型特征。一个是标准化设计,但是你说我们现在的建筑不是用标准指导下的设计吗?所以什么叫标准化设计?这个标准化设计跟我们现在应用于标准的,我们大量的CAD的使用,大量软件的使用不是标准的设计。回过头来,在工业化改造过程中标准化指是什么呢?这种标准化怎么去指导后边,在模数基础上怎么指导一些相关的部品部件配套设备,为了将来集约集成化这种安装和集成,更突出讲的是标准化设计。昨天中联环宋总讲到的这些问题,工厂化生产制造,标准的工艺,流水线,昨天我们老总讲的,把高的东西改到平面去生产,机械化安装也好理解,信息化、集成化的装修或者一体化的集成装修,讲究装修要同步高度集成,最后信息化全过程管理。


有个视频是一个工业化方式建造的房子,从构件生产这块没有,到现场,当然我觉得现场放置还是太多,按理说没这么多,应该吊装什么,这个过程中已经没有现场的工人浇铸和凝土,先吊装什么,怎么样施工工序的组织,这个过程就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看到,吊装外边的外墙,然后不需要外脚手架,这是预制外墙吊装的过程,然后在做预制内墙的吊装,也同时解释了建筑哪些部分适合于到工厂去生产,适合于用于现场装配。套筒灌浆,现在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国家在装配式建筑上也使用了这个技术。


这个就是在吊装完之后需要现浇的一部分,制模的过程,进行现场的浇铸。实际上在设计过程当中,这些节点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实际上现在这个恰恰是我们大部分设计单位不能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过程。因为你怎么样分节点?还有怎么样的构备件?然后就是预制楼板的脚手架的支撑,大家看这个脚手架就是跟刚才看到不是满堂脚手架制模的方式,也没有模,叠合楼板,楼板起到模的作用,所以它的支架量就非常非常少,这里其实对于支架、脚手架的节约和重复的利用也带来很大帮助,放上预制楼梯。视频有一点点缺陷,预制的卫生间、厨房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同步进行,这个就是叠合楼板现浇的方式,叠合楼板出来以后上面进行整体的现浇,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叠加楼板现在用得最好?我们在抗震设防要求下,这个跟我们整合现浇在结构上的安全是等效的。我们马上要发布的混凝土技术规程的最大的原则就是等效原则,建筑结构安全一定跟现浇的结构安全应该是等效,这样才有生命,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80%抗震设防的国家,这个就是一层一层靠这样一个过程把它完成,最后打的标好像是万科的标。


这个里头应该说非常简单明了,我们老说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现在设计探讨也多,现场看到的加工制作多,好像施工这段大家还是关注得不够,这块视频能够给大家清醒的印象,将来的建筑如果用建筑工业化方式来建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建。


这里头还有一个概念,就是住宅产业化,我们喊了十多年,实际住宅产业化不是它的本词,本词叫住宅产业现代化,如果光说住宅产业化,很多东西就混淆了。住宅产业现代化实际是一种现代的住宅产业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什么?实际就是工业化方式为主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建造提高质量的过程。建筑工业化是什么?刚才我讲,所以我认为它们俩是高度关联的事项,没有建筑工业化支撑的住宅产业化也不能称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第二,建筑产业化不能通过住宅,量大面广而且特点非常一致的建筑去实现,也没法实现建筑的工业化,对住宅上来讲,提到模数化、标准化、集成化,就是住宅如果能要建筑工业化去支撑,它必须在模数华、标准化这方面来解决问题,要对集成化提出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带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第二个,建筑工业化如果没有这个提出的要求就没法进行标准化的工厂的加工制作,就没有可能最终形成工业化这样一种生产的规模,它就没有活力,所以它俩靠什么来衔接起来?我觉得就是刚才给大家看到的这段视频,这段视频,我说刚才缺了一个集成化的概念,缺了集成化的卫生间和厨房,把它们加进去就把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就体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概念,在今天用的时候既高度关联又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昨天我们有很多同志讲为什么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面临不单纯是住宅,我们的办公楼不能用吗?可以。我们的工业厂房不能用吗?可以。难道那些事情就不叫建筑工业化吗?不应该。那么回过头来要突出住宅,因为住宅是量最大面最广,我们国家每年17、18亿的建造量,20多亿整个竣工的面积,每年的水平是集中在住宅,住宅的特点是单一,都有卫生间都有厨房,那么这些东西是最容易进行模数化、标准化、规模化去生产的东西,最容易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大量减少能耗、水耗、模块、支撑架的浪费和使用。万科当时,现在做得不多,我能找的数据真的不多,我不知道各省市有没有做过对比研究,移动式现浇移动式工业化,希望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素材,确确实实在这方面有所减少,提高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工期明显的缩短,劳动力明显提高。质量和性能,安全、质量,昨天专家也讲,现在我们这种现场制作几乎都是以厘米为最后控制精度,到了工业化我们得放到毫米,放到毫米,我们这些窗户才能严丝合缝,我们的很多东西才能严丝合缝,不能像今天这样,到后边还要做大量弥补的工作,这是我们现在作业的方式,综合工期明显缩短,当时重要的原因是万科在摸索怎么弄,怎么建?一摸索了,装配施工这个过程就长了,大家看这块装配施工比那还长?原因就是它不知道整个施工工序怎么去组织,所以它长。合肥两个项目,用了5个月的时间,快速完成了两栋属于宿舍公寓楼,由远大住工和浙江(宇辉)建造,熟悉化的施工队伍会带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还有农民工,能让我们农民工向真正工人转变,向产业工人转变,需要他更高素质不是农民工,不是昨天盖猪圈今天盖大楼过去意义上的农民工。还有提高国际竞争力。


存在的问题,沈建忠司长讲我们国家有一点遗憾就是我们90年代几乎完全放弃了这样一些事情,因为什么?确实现浇的好,因为我们经历了唐山大地震之后,我们反思了很多东西,对建筑的整体安全性怎么去解决,最后从寻求发展的角度都知道,整体现浇这个是最好的。不仅仅是劳动力便宜,第三个,还有一个问题,70、80年代,前山门大街,最早的大板楼有很多质量的问题,防水问题、保温问题,不一一列举。造成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一本标准编了十年,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规程编了十年还多,有领导同志问我你不能怪我们标准编制,没有大量实验数据支撑,没有工程实践的支撑,怎么能够编好全国适用的标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有了很多的研究,特别是企业自主的这种言语,有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现在能够支撑我们这个标准出台,所以可以告诉大家,这本标准今年可能年底左右能跟大家面市。


这里简单看一下国内外的情况,日本也是高地震的国家。德国,我们有很多德国引进的生产线。美国,也在大量的使用。新加坡公屋,装配率可以达到70%以上。我们的香港,香港标准的图,香港的这些预制构配件在哪儿生产?在我们的东莞和深圳,十几家厂子,我都不知道,去了以后一调研,我说真不知道国内有这么多,遗憾的是在我们内地几乎没有使用,确实我们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我这个里选了国内的一部分,没有全,北京的万科。现在北京万科施工的(长阳半岛),第一栋楼吊板去看了。

配套政策和机制的问题,配套措施的问题,标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产业链不成熟的问题,再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人工为主的现场施工,施工方式能够产生真正的竞争优势,这是我们最重要解决的问题。


机遇,我们实际上很多新的规划政策都提到,在今年年初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第八个部分,推动建筑工业化,跟我们今天讲到的标准化、装配式、集成技术,工业化基地建设,住宅全装修这概念应该说是一样,这是发改委建设部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件。


对策和措施建议,我们从全国的角度分成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大力发展产业化基地,在中间的规模化发展阶段要大力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培育产业链,第三个全面推进阶段。


基地,全国现在有42家,大家看到主要还是分布在东部,这是跟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一致的。城市级,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良好的产业基础,城市的支持和规划,有龙头企业,有试点工程。


政策方面,实际上出台了很多,容积率的问题,土地招拍挂、绿色建筑发展挂钩等等等等,都有相关运用,还是要以保障房为重点,以我们的住宅为重点来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结构技术、住宅部品技术,设施设备系统相关集成配套技术等等,培育专业化的队伍,我想这是住宅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第五,加快标准配套,绿色标准当中我们强化。

最后一个,不同的引导模式,刚才提到有城市、有园区、有企业、有联盟也有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发展,通过不同的模式来引导发展,我想今天我们确实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住宅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也是跟“十八大”总体要求是完全符合,是跟国家发展战略完全符合,未来若干年这项工作一定会大有可为,为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分享到:

延伸阅读:

杨榕: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杨榕:我国装配式建筑将有大突破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