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刘东卫 > 刘东卫: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装修产业发展与装配式内装建设供给展望

刘东卫: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装修产业发展与装配式内装建设供给展望

2018年10月27日

打印专业人士:刘东卫   来源:中国建设报

刘东卫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式创新、提高装配式内装的产业化水平


我国建筑业与发达国家同行产业化水平相比程度较低。传统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不仅现场人工作业多、工人作业条件差,并且还存在劳动生产效率低、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多、能源资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特别是建筑寿命短和后期可持续使用问题突出。建筑装修的质量标准、建材品质、施工质量、空气质量和维修维护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房屋装修成为广大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难点。因此,改变我国传统建筑业与装饰装修业现状,必须要摆脱传统模式路径的依赖与束缚,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与新兴内装产业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建筑工业化发展都是以先进的发展理念革新为基础,通过采用新型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推动产品供给转型,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目前,我国建筑需求量巨大且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传统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关于建筑产业现代化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得到国内普遍关注,但系统性发展理念并不清晰,亟待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顶层设计支撑、提高装配式内装的制造化水平


首先,在于装配式内装发展理念的基本认识。由于适应我国国情的建筑工业化基本品质、技术系统化理念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还未确立,无法为建设高品质建筑提供支撑,全产业链、标准化等一系列问题仍是发展障碍。


其次,在于装配式内装建造方式的基本认识。我国目前建筑整体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因为新型工业化建筑通用体系模糊,造成建造技术集成化程度低、缺乏完善的质控体系、尚未形成部品部件化供应、生产建设及人工效率不高等问题。


最后,在于装配式内装供给模式的基本认识。从建筑全寿命期使用与资源环境角度看,我国建筑业普遍存在建筑寿命短、耐久性差、不易维修与更换、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并面临可持续发展和后期改造等问题。


这一过程关键的第一步是从认识上转变观念,以推动新兴建筑内装产业发展、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和建筑工业化通用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升装配式内装建设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建筑与内装工程质量品质和效率效益水平,最终实现建筑产品的建设模式转变,整体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供给模式转型、提高装配式内装的产品化水平


近年来激增的房屋装修类投诉反映出用户对质量特性要求有六方面,即基本性能、寿命(耐用性)、可靠与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的装配式内装相比传统方式相比,其集成化部品在工厂加工制造,施工装配现场采用干式工法作业,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与性能,提升住宅可持续居住的长久品质;减少人工成本、材料和资源消耗,大幅降低后期运营维护难度。


“新质量时代—新发展理念—新建设标准—新产品供给”,这是传统建设装修模式与产品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方向。一是装配式内装产品供给的住宅产业化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实施标准化设计,落实全产业链工业化建造与管理技术,满足质量优良、效率提升、绿色环保等需求。二是装配式内装产品供给的建筑长寿化技术解决方案,保证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质量稳定,在提高住宅支撑体物理耐久性的同时,提高居住适应性,实现长久居住价值。三是装配式内装产品供给的品质优良化技术解决方案,实现集成应用。四是装配式内装产品供给的绿色低碳化技术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负荷,适应住房宜居的健康性要求。


当前传统的装修发展及供给模式引发的住宅质量问题,让加快转变迫在眉睫。装配式内装发展应以绿色可持续建设为目标,通过装配式内装的建设产业化,实现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色低碳化的产品供给。


(责任编辑:何雯丽)



分享到:

延伸阅读:

新型内装产业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刘东卫:绿色可持续建设方向是中国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必由之路 建百年住宅 铸人居精品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