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叶浩文 > 绿色建造的研究与探索

绿色建造的研究与探索

2020年01月07日

打印专业人士:叶浩文   来源: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ID:ind-building)

一、  开展绿色建造的研究背景


进入近现代以来,在资本和科技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征服自然走上了一条远途的道路,带来内涝、雾霾、水污染等发展中诸多的环境、生态安全及社会问题。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城乡建设应该如何转型升级?怎么做才能实现绿色发展?


二、   绿色建造的研究成果—全国市长培训教材《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绿色建造和转型发展》


为更好地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住建部组织编写了以“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教材,通过顶层设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城乡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绿色建造和转型发展》深入剖析了当前建造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绿色建造的概念和实施路径,给出了推动绿色建造的建议,以此来大力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发展。


(1)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消耗资源大。目前我国“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造模式,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也导致资源供给难以为继,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据专家统计,用石灰岩做水泥,按照目前速度只够使用30年。


污染排放高。我国工程建设主要以粗放的建造方式为主,工程建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问题。有数据显示,城市10%~20%的PM10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建筑垃圾排放量保持高位,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0亿吨,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大有建筑垃圾成围城之势。


建造方式粗放。目前建造活动普遍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依赖度高、成本不可控,建筑性能和品质无法保证,且对环境和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浪费,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据统计,传统建筑使用25~30年,便会有大量出现墙面开裂、屋面漏水等质量问题,极大影响建筑寿命。


组织方式落后。人为肢解工程,将建筑工程条块分割及碎片化管理,割裂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造成施工过程中大量设计变更、项目周期延长、管理成本增加、投资超额等问题,降低了整体效率、效益。


相关标准尚存差距。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措施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来制订,未能将绿色发展摆在标准编制的首位。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部分节能环保的指标要求比较低,部分技术措施也未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并且标准中对耐久性、舒适度要求有待提高。


(2)绿色建造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系到执政党的宗旨使命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重大社会问题。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例,古埃及由于生态的变迁,只有尼罗河两岸可以生产;古巴比伦现在也是难以宜居;中国西北部辉煌一时的楼兰文明,也是由于气候生态变迁,现在已变成风沙掩埋的古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对待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加快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建造活动,进行转型发展,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给出了绿色建造的概念,就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建造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效率、提升品质,提供优质生态的建筑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工程建造活动。



课题组对国内外绿色建造展开大量调研,发达国家绿色建造开始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到了八九十年代形成了规则,形成了法律法规;21世纪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建造领域的主导发展方向。例如,日本东京王子大饭店拆除时,将楼层顶部进行封闭处理,从上而下逐层分解的绿色拆除施工方法,取代了以往露天定向爆破拆除的粗暴方式,保障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不会影响周围居民,且粉尘不会肆意扩散。


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也已经成为建筑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筑垃圾回收后大部分经过有效处理后重新成为建材得到重复利用。例如瑞典斯德哥摩哈马碧生态城曾是土壤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建设后成为尊重自然,节约资源,降低环境影响,注重环境、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世界著名可持续生态城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造起步较晚,目前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标准,为全面推进绿色建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3)绿色建造的路径


绿色建造的路径从工程策划、设计、建材采用、施工等阶段进行全面绿色统筹,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厉行环境保护,以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改造传统建造方式,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方式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生态效益,为人民提供生态优质的建筑产品和服务,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


实施资源节约。资源节约水平的提高,既要从细节入手,追求每个环节的绿色,又要从系统性、全局性的角度将策划、设计、施工等建造全过程各阶段一体化考虑,实现全过程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厉行环境保护。绿色建造以环保理念为核心,切实转变高物耗、高污染和粗放型的施工生产方式,对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造方式。通过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向生态型、精细化、高质量模式转变,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建造产品及人居环境品质。


建造活动绿色化。绿色建造着眼于建筑全生命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以人为本,追求工程建造经济、社会与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在建造活动的全过程,最终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建造方式工业化。工业化建造方式即是按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其实施的基本途包括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装配式建造是建造方式工业化的主要表现,装配化程度体现建筑工业化的程度和水平。


建造手段信息化。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对建筑业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对策划、设计、生产、施工等建造全过程的绿色化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实现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监控、合理规划土地等。


组织方式集约化。集约化的组织管理可以通过统一配置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整合各方要素,集中合理地运用工程总承包等现代管理方式与技术,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积极效应,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兼顾、整体优化,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生态目标。


建造过程产业化。通过资源共享以及上下游的互利关系将相关产业资源进行绿色化整合,将一连串的经济活动纵向集合成产业链而实现价值增值,用过程绿色保证产品绿色,对于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绿色建造产品


绿色建筑是绿色建造代表性产品,能够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人类的健康宜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求。绿色建筑进行规模化发展,加上绿色基础设施等要素,可实现绿色生态城区乃至绿色城市,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让人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绿色建筑,以深圳建科院办公大楼为代表,围绕“以人文本”这一核心理念,探索夏热冬暖地区以低成本和软技术为主的平民化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全生命期内“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升级版-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以秦皇岛“在水一方”为示范,经连续多年测试,冬暖夏凉,在取暖费用节约70%的情况下实现舒适、健康和宜居,大大提升了住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装配式钢结构和超低能耗的集成与融合实现绿色建造。以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为示范,经实际运行监测,使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26℃,湿度保持在30%~60%,室内空气清新,没有噪声干扰,采暖可空调运行费用比同类建筑节约60%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高品质的绿色建筑。获得了德国能源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颁发的“高能效建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质量标识认证。



发展绿色生态城区,以天津生态城区为例,通过“全系统思维”的方法,融合人、自然、经济以及社会和谐,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和谐宜居的绿色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城市运行模式。



(5)推动绿色建造的建议


推动绿色建造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要从全方位、全行业、全过程角度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开展绿色建造的总体要求,体现政府的引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采用“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绿色建造的开展。


过程中加强政府的支持与促进,推动建筑业供给侧改革。通过政府、社会共同建设完善标准体系,促进标准绿色化水平向国际先进迈进,促进绿色建造质量整体稳步提升并走向国际。同时还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绿色建造发展,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三、绿色建造课题研究——《绿色建造与建筑业转型发展研究》


受住建部质量司委托,正在组织完成《绿色建造与建筑业转型发展研究》课题任务,其中包括编制住建部《绿色建造技术导则》,即构建以绿色化建造过程、工业化建造方式、信息化建造手段、集约化组织方式、产业化建造过程为核心的绿色建造方式,提出绿色建造全过程的关键实施要点及技术要求,实现对绿色建造的有效引导。课题还包括通过对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形成适合现阶段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需求的《绿色建造技术推广目录》。


四、绿色建造的试点项目


深圳长圳公共住房及附属工程项目由中建科技有限公司EPC工程总承包,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工程造价43亿元。该项目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国家可持续示范城市示范小区,住建部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


项目在建造过程中较为全面地体现了绿色建造的理念:

采用EPC工程总承包一体化组织管理模式;

采取了装配式混凝土主体结构、装配式围护结构、装配式装修一体化等工业化建造方式;

使用了自主开发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

所有建筑均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等。

该项目通过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技术、信息化监管等技术的全面集成应用,达到打造“四大标杆”的定位目标。


总之,正如王蒙徽部长在教材前言中所言,绿色建造与转型发展作为“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探索建筑业如何实现保护与转型并重、建造活动与绿色发展同步、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责任编辑:何雯丽)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需着力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圈 聚焦首个采用斜交网格新型结构体系建成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工程(广州西塔)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广州东塔)项目实践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