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上海 >

上海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截至去年底累计创建绿色生态城区26个

上海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截至去年底累计创建绿色生态城区26个

2024年06月18日

打印来源:文汇报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建筑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行业的命题。 “2024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于6月12日召开,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主办。


该论坛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发布《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既总结了2023年上海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又展望趋势,具有很强的决策参考性和业务指导性。



政策保障,完善制度,注重科研


在政策方面,2023年,上海以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区域绿色集聚发展为重点,积极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市区两级分工明确、系统全面的政策制度体系。


市级层面,加快《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草案)》研究,修订《关于推进本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绿色生态规划建设导则》,明确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新城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分新城、分区域、分重点”方式,划定新城绿色生态城区目标单元,制定“一城一策”特色指标体系,推动五个新城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同时,印发《上海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构建“中心引领、新城发力、重点突出”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空间格局,建立完善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


区级层面,结合各区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制定财政激励政策。如浦东新区、长宁区已开展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及评审工作,并对支持范围内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闵行等区在2023年度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


把握大局,加强统筹,重点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上海建筑业深化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支撑。在《上海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基础上,推进各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虹口、黄浦、浦东、闵行等各区级实施方案发布,全面推动各项相关工作落地。在全国率先引入建筑用能与碳排放限额双控的建筑节能限额设计理念,发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新标准。编制办公、商业、酒店等系列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


启动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2023年上海市建成全国首个面向建筑领域、覆盖全能源、全过程的省级行政区碳排放监管平台“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一期)”并上线试运行。实现重点任务全管控,节能管理全闭环,空间监管全覆盖,生命周期全跟踪,以“业务+双碳”、“场景+数字”双驱动赋能政府决策,构建 “建筑-能碳-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服务建筑能碳管理转型升级。


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发布《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着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大力推动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此外,制定了《关于促进新建居住建筑光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光伏开发与城市更新建设有机融合,推动居住建筑与光伏设施同步设计建设,充分、有序、高效地利用城市居住建筑资源。


全力推动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聚焦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五个新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重点区域,稳步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创建绿色生态城区共26个,总用地规模近72.6平方公里。并于2023年9月发布新修订的《关于推进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年1月发布新修订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拟定新一轮工作目标,推动第二轮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目前,浦东、临港、虹口、宝山、嘉定、崇明以及相关委托管理单位等已完成第二轮(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创建。同时,建立“一年一自查,三年一评估”的动态评估体系,并开展试点城区的阶段性评估。


稳步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发布《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行动计划(2023-2025)》。推进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两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及验收标准编制,指导规模化发展背景下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完善超低能耗建筑测评机制,规范设计变更流程。2023年全市落实超低能耗项目28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底近零能耗建筑累计落实88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与各新城所在区联动,推动5个新城各建设一个超低能耗建筑集中示范区,与各中心城区联动,落实了多个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试点项目。


注重实效,加强监管,示范引领


2023年,上海从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行、绿色改造等环节,积极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以绿色运行阶段为例,加强建筑运行期能耗监管,持续深化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工作,扎实做好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运行实践及创新发展工作。2023年新增与能耗监测平台联网的公共建筑36栋,覆盖建筑面积254.8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共有2231栋公共建筑完成用能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并实现与能耗监测平台的数据联网,覆盖建筑面积约1.07亿平方米。同时继续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含运行标识、竣工标识)共77个,总建筑面积超过838万平方米。


而在更新改造阶段,根据《关于规模化推进本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2023年,本市共落实53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打造了新世界城、海通证券大厦、第十人民医院、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等一系列建筑节能改造优秀项目。另外,2023年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继续组织开展了“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工作。2016年至2023年,协会共累计组织评定了115个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获奖项目。其中,铂金奖20项、金奖62奖、银奖33项。项目涵盖节约型机关、历史建筑、旅游、科教文卫、办公、商业、交通等多种建筑类型,遍及本市16个行政区。


绿色生态城区项目颁证


据了解,2023 年上海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年初至今,又有10个城区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项目称号,其中包括示范项目3个,试点项目7个,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示范项目在大会上颁证。


“2023年度上海既有建筑低碳更新改造评定”也揭开面纱,该评定工作由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组织,旨在通过评定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助力探索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实施路径、推进方式和资源利用机制,促进上海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中的适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经评审,今年共有2个项目获得铂金奖,8个项目获得金奖,5个项目获得银奖。


专家学者的主旨报告也为大会增色。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作主题为《迈向双碳时代的绿色建筑》的主旨发言,系统回顾了业内在过去的30年为实现建筑“碳中和”目标付出的努力,介绍了建筑从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的实践路径,强调绿色建筑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通过绿色建筑的实现,达到建筑碳中和目标。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蓉作主题为《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社区创建研究与实践》的主旨发言,分享了旧区改造中的创新设计理念、标准以及技术应用路径,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而且实践了人民城市理念,对城市更新工作开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玮以绿色科技赋能城市蝶变为题,讲述基于张江城中村的更新实践》,探索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实施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的路径。


延伸阅读:

5天一层楼!“空中造楼机”亮相杨浦滨江 《上海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管理规定(暂行)》宣贯会议召开 走进“智慧工地”,看机器人“工友”如何“上岗”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关键词: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