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付灿华 > 快而居完善技术体系 市场推广仍为空白
市场推广仍为空白
“一开始,我们并不急于投产,而是想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来完善技术体系。”尽管黄昆对记者如此表示,但是,“令人上瘾的钻研”、对住宅工业化的激情与梦想,并不足以支撑企业长远的发展。
“迄今为止,黄总几乎都是用他的化工厂的盈利支撑快而居的研发,好在目前已经可以进行市场推广了。”谷明旺透露。很显然,经过近3年仅有投入不见产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目前的快而居,亟需找到一种合适的商业模式,将技术转化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力。
“一方面,我们会接一些零单,如单体别墅、新农房建设等”,快而居湖南分公司总经理罗峻对记者表示。为此,快而居还准备了专门的运输车辆,日后还要组建自己的物流公司。“另一方面,当然也希望能与大型房地产企业展开合作,能够接到大单,实现规模化,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对比传统市场化模式,黄昆还有一个更大的设想。“越来越多的房企希望了解住宅工业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愿进行预制构件生产,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希望能立足市场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业内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支持。”黄昆说道:“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咨询机构或者说是技术服务商,目前对工业化住宅设计、生产、施工全面熟悉的专业咨询机构很少,几乎是个空白。”
而相关行动已经开始。他们反复拆解和重构其他企业的工业化项目;在业内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还把一些关键的技术产品送给同行进行试用,以解决生产、施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并积极加强与万科等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的房企的交流。
与此同时,开始“招兵买马”。近期开始,快而居大量招聘咨询工程师、项目主管、图纸深化设计师、模具设计师等,而在2009年,招聘的对象还仅是装修木工、焊工等技术工人。“从技术与人员两方面进行储备,为明年的技术咨询业务做准备。”谷明旺回答道。
已经传来的一些市场信息令人鼓舞。据介绍,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方主管部门和几家大型开发商、建筑企业已经前来考察并商谈合作事宜,几家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也流露出合作意向。
但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十设计所副所长樊则森却指出,“一方面,这种咨询服务很可能使主要客户变成了预制构件厂;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技术规范的差异性,或将使其难以获得广东以外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行业认同。”“短期内比较现实的市场路径是,发挥其构件生产、深化设计的技术优势,并加强与相关单位、企业的合作。”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副处长李禄荣如是说。
“执着的精神难能可贵,但是未来市场推广仍是难题。”李禄荣对记者表示。然而,快而居面临的问题也是行业的问题,社会认知不足、市场遇阻、一单难求的现状普遍存在,即便是万科等先驱者,在自己的住宅项目中,能够实施工业化生产的面积也少之又少。如何另辟蹊径,寻求突破,获得市场订单,无论是从企业生存发展,还是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来看,都是快而居的迫切之需。
如同李晨光所言,“思路挺好,但没有推广应用,一切都不好说。”在快而居的公司网站上,点开代理机构页面,完整的中国地图上,还是一片空白。理想与激情,或许是住宅工业化开拓者们所共有的独特气质,但是,如何以合理的商业模式真实地切入市场,才是那道最高的门槛。
延伸阅读:
“深圳1.0”:以实践之名寻保障房变革之路 “明日之家”铺路规模化推广 住宅工业化之辩(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