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墙(Dry Wall)系统”这个概念来源于新加坡,它指的是采用干法施工的墙体,和现场湿作业完成的砌筑墙体相对。
砌筑墙体一般来讲是采用砖、砌块等块材用砌筑砂浆在现场砌筑而成,墙面再做抹灰和内外饰面。由于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均是在现场加水搅拌而成,整个墙体砌筑过程均是在湿环境下作业,故称之为湿作业。当然,不光是墙体,现浇梁、现浇柱、现浇楼板或现浇剪力墙等现浇混凝土作业也应该是湿作业。湿作业的核心问题在于现场的质量控制问题。
首先,现场施工质量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因为它和工人的“手艺”好坏有关系,传统的技术工人可以被称为“匠人”或“手工艺人”,手艺好的工人做出来的活,质量就好,手艺差的工人做出来的活,质量就差,况且,建筑工人多半是农民洗脚上田的农民工,手艺水平本来就参差不齐,所以这个问题容易理解。二是因为它和工人的心情有关,和工人的责任心有关。即使是手艺好的工人,如果他今天心情不爽,责任心就会降低,施工质量就会下降。上述两个“人”的因素导致了现场施工质量的波动——即质量的不稳定性。
其次,现场的施工质量因粗放式的管理,过程控制不力,导致隐性质量问题较多。从砌块之间的砌筑砂浆开始,人工进行砂浆配比可能会造成误差,人工砌筑时可能会造成粘贴砂浆的饱满度不均衡,人工抹灰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平整度误差等等,并且每一道工序都会将前一道工序覆盖掉,使质量检查变得非常困难,即使是有建立和质检部门不定时进行质量抽查,也必然造成隐性质量缺陷的大量存在。
最后,是一些客观原因。一是材料之间的相容性造成的质量问题,比如密封胶(防水材料、抹灰、油漆等)与基材不相容可能会造成密封防水失效与渗露、面层脱落等等。比如螺栓、螺钉和基材不相容可能会造成电化腐蚀等等。二是因为天气原因对材料及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比如冬施期间因为加入防冻剂对混凝土造成质量影响,又比如梅雨天气对防水基层及防水层的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等等。三是材料本身的问题,比如某些不成熟的新型建材干缩性较大造成裂缝,又比如一些新材料耐候性能较差造成收缩、开裂、脱落等。
和现浇等现场湿作业类似的施工方式也包括了焊接。焊接的许多特点和现场湿作业类似,比如受制于“人”的因素,受制于“焊料”和钢材成份的相容性,受制于严寒,潮湿等天气因素。
和上述“湿作业”相对的是“干作业”。干作业能够或多或少地解决上述湿作业所带来的质量问题,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下。
干作业不是说就没有了湿作业,而是将大部分的湿作业转移到了工厂里面做。同样是湿作业,难道转移到工厂里面去了就能保证质量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工厂里面执行的是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每一步都有确定的质量检测程序,且检测的手段和工具都比施工现场先进。残次品(住宅部品)很难通过质检而出厂。
其次,操作主体,即工人的素质不同,生活工作处境不同。与现场大量的农民工相比,工厂里面的是产业技术工人,这些工人基本上都接受了专业的技术培训,具有较好的生活保障和工作条件,工人的技术稳定性和人员稳定性从主观上保证了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第三,工厂里面优良的工作条件,包括设备、设施和场所,可以从客观上保证质量的稳定性。比如,在工厂里面混凝土构件可以采用蒸汽养护、水池养生,确保其强化所需要的条件。又比如,在工厂里除绣、喷漆,可以消除寒冷天气带来的质量问题,消除现场的工作缺陷。我在另外一篇文章《认识误区有几许?》(详见本刊2007年01期)里面提到了欧文斯·科宁的外墙板安装小配件以及YKK门窗密封条的粘贴方式都是非常好的实例:
……在中国现行条件下,工业化住宅要以技术手段来解决操作问题。曾经听到世界5 0 0 强企业欧文斯科宁曾经花费巨大代价研发过一种弹性套垫,垫在固定墙板的钉子下面,防止工人将钉子钉得过紧,损坏墙板。如果没有这种弹性套垫,工人就不一定能够控制得住钉钉子时的力度,也就不能保证墙板不被破坏。我也在Y K K AP的工厂里面看到过一种操作工具,通过一种定位装置,即使是处于实习期的女工都可以分毫不差地将垫片粘贴在铝合金窗型材的特定部位。这都是以技术手段解决操作问题的成功案例。工业化技术应该保证每一个工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借助工具保证产品的精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样的道理,这种原则也适用于我国的工业化住宅生产、建造的各个环节。
延伸阅读:
楚先锋:建筑产业化从小事做起 中国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 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住宅的关系(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