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付灿华 > 直击香港保障房

直击香港保障房

2011年09月28日

打印专业人士:付灿华   来源:中国建设报

6天一层。在原启德机场北停机坪场地上,6幢规划35~40层的租住公屋主体结构已至地面16层以上。

  “按照混凝土量计算,总体预制率约30%~40%,”承建该项目的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中海)工程部副总经理谭启全告诉《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主体结构每层6天也是香港公屋建设的普遍速度。

   近日,深圳市有关主管部门组团专门考察香港住房保障制度及工业化建造。本报记者随团近距离接触了香港保障性住房从建造到管理的关键节点。

  品质控制依靠工业化

  在香港街头很容易辨识公屋。尽管颜色各异、饰面不同、组合方式多变,但其基本套型单元标准划一,且外墙、门窗、空调窗机位等建筑构件的工业化预制特征尤其明显。

  作为香港中海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工程。在启德1A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楼层平面由各种标准套型组合而成,不仅外墙、间墙、楼板实现预制或半预制,楼梯、垃圾槽、厨房、卫生间也应用了立体预制,水槽、操作台、浴帘拉杆、盥洗盆、内饰瓷砖等全部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将管线接入预留孔道即可。

  尽管工业化预制会比传统施工工艺带来约10%~20%的成本上升,但要不要预制,在香港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早已不是问题。中山市快而居房屋预制件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谷明旺认为,“比起技术,其管理模式更值得借鉴。”

  据谭启全介绍,香港房屋署鼓励住宅建设采用工业化预制的技术措施。对公屋而言,工业化预制是企业获得技术加分、增加中标筹码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商品住宅发展商,也有按比例奖励建筑面积的激励政策。

分享到:

延伸阅读:

“深圳1.0”:以实践之名寻保障房变革之路 “明日之家”铺路规模化推广 住宅工业化之辩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